乐安小说网>都市情感>重生之回到八十年代,老婆自杀前>第442章 张永敢找来三十八台缝纫机,大姐说出心里话
  张永敢确实搞来了缝纫机,可是没有五十台,只有二十八台。

  昨天下午离开清河村,他就一直在奔波的途中。

  先是坐公交车去了涟县找刘晓,刘晓上次买的缝纫机凭借他的这张‘甩脸’都卖的差不多了,还剩下五台缝纫机。

  不仅回本了还大赚了一笔,一度认为自己是有做买卖的‘天分’的。

  几次去找张永敢,想跟他聊聊,搭上陈同这条线,看看两人合作个什么买卖。

  可是,张永敢毕竟是大拇指的秘书,不管是真忙还是假忙,身份地位摆在那呢。没有一次见到他人的,想想也是,人家不搭理自己也正常。

  这一度导致刘晓自己喝闷酒,当初就不该收拿缝纫机的钱。

  不就五百块嘛!

  五百块搭上张永敢这个朋友,啧,他在涟县公子哥地位必然是最高的那位了。

  自家老爷子整天都得咧开嘴巴笑个不停。

  可谁曾想,张永敢竟然亲自来找他了,让他帮忙借点缝纫机。

  擦!

  当时他就想给自己几个大嘴巴子,‘刘公子’的面子使得太快了,卖差不多了。

  剩下的五台缝纫机直接免费送给张永敢了,又动用关系借了十台过来,凑齐了十五台,当时就找了一辆大东风给送回了陈杨制衣厂。

  他和张永敢坐在大东风的旁边座位,吹着风,唠着嗑。

  刘晓就知道了,这下子和张永敢算是成为朋友了。

  虽然不是什么重要的朋友,可是朋友不就得慢慢处,处着处着才能有深厚的情谊。

  是兄弟,就得两肋插刀。

  刘晓跟着张永敢一起将十五台送到陈杨制衣厂,也没回去,跟在张永敢后面跑东跑西的,也发挥了自己的关系。

  又搞来了十三台,这已经是极限了。

  就在陈同跟于海平说过这事情之后,晚上六点将剩下的十三台送到了陈杨制衣厂。

  一共二十八台缝纫机,张永敢苦着脸,心里忐忑不安。

  他已经做到了自己能做的,剩下的都得看陈同了。可是这小子,人影都不见,晚上和刘晓随便找了个馆子吃饭,还是刘晓掏的钱。

  刘晓很大方,一拍张永敢的肩膀。

  咱都是兄弟,讲究这个干嘛?这次你请我,下次我请你就成。

  这也是为什么刘晓执意付钱的原因,帮了张永敢那么大的忙,又请他吃饭。张永敢绝对会回请的,这一来二去,关系慢慢就瓷实了。

  ........................................

  第二天。

  陈同也早早的来到了制衣厂。

  三千件衣服的事情不放在心上是不行的,他顺便来多买点线。

  村民们干劲十足,二十几个妇女从昨天早上干到晚上,硬生生的缝了三百个。

  这还是锈云帆牌的图案和宣传语不熟练的情况下,估摸着这一天手上彻底熟练了,一天五百个没问题的。

  陈同也抽查了几十个布袋,每一个都没问题。看書喇

  他径直的来到了制衣厂,在最后面看到了张永敢运来的缝纫机。

  与自己本厂的缝纫机隔开了四五米的距离,一眼就能看到。

  二十几个女工正在埋头苦干,缝纫机有节奏哒哒哒的响着。

  张永敢送来缝纫机,于海平就将之前说好的女工安排上去了,一个夜晚一块五,就这几天。

  错过就没有机会了。

  对于很多失业在家的老女工来言,没人会不干,就算是一块钱一个夜晚也会干。

  老女工,上手快,做工很麻溜。

  陈同又悄悄的腿了出去,白天的女工这个点还没上工呢,现在应该在刷牙洗脸。

  来到厨房,屋子里很热,风扇吹的都是热风。

  今天早上吃的是白面馒头,玉米糊糊,还有腌萝卜。

  这些活儿都是陈翠花和李红在忙,两人忙的是一刻都不能停,陈同看的有点心疼。

  又突然多出几十号人,这工作量更大了,从早上开始忙,直到中午才能消停,于海平还要时不时的来帮忙。

  “大姐,嫂子。”陈同喊了一声。

  “嗯。”两人只是应了一声,又接着忙碌起来。

  “你也来搭把手,昨晚没来得及给人家夜里上工的女工做饭,今天早上多做一点,给她们回去的路上吃。”陈翠花说道,心里有点过意不去。

  陈同将蒸好的长条馒头拿刀照着差不多大小将其切开,然后放在一旁的搪瓷盆里。

  人多都是蒸的长条馒头,方便还快,一锅出的多,比一个个放在锅里省时省力。

  “大姐,我要不将国庆叔的媳妇接来帮忙吧。”

  “这几个月来,国庆叔挣了些钱,饭菜吃的又好了不少,婶子的身体比以前好了很多。”

  “给她一个月开十五块钱,打打下手你们能轻松很多。”

  陈翠花抹了一把脸上不停滴落的汗水,道:“你看着来,只要是咱村子的我没有意见。”

  “往后日子厂子越来越好,工人会更多。大姐你就别做饭了,我找别人。”陈同有接了一嘴。

  这话不说还好,一说可就是让陈翠花有话说了。

  “我不做饭还能干嘛?让我去管厂子?你可拉倒吧!”

  “您不管谁管。”陈同将新出锅的长条馒头放在桌子上切开,烫的他直跳。

  “刚好你说了这事情,我也就跟你说了。这两天大姐心里很不痛快,每天晚上都睡不着。”

  “你让我学学习,认认字,考得上大学就考,考不上也不丢人。”

  “可是你要让我当厂长,我觉得你这个决定做的不对。”

  “小同,大姐跟你说心里话,能在厂子里给你们做做饭,带着小海不愁吃不愁喝,已经是大姐这辈子最大的愿望了。”

  “当厂长那可就是赶鸭子上架了,真使不得的。”陈翠花的语气非常的坚定,不容置疑。

  最重要的一点她不敢说,那是丧气话。陈杨制衣厂发展的欣欣向荣,她要是接手青青制衣厂当厂长,十成十的会垮掉,那还不如杀了她。

  这些个家底都是自己这个弟弟一点一点拼出来的,养活着一大家子人。

  要是因为自己导致青青制衣厂......

  她不敢赌的,即使每天使劲学,拼命学,一闭眼就是这些东西在脑子转悠,她依旧是觉得自己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