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瑶的营帐是与鸟铳军中的娘子军的营帐在一个行营中的,因军队中有女子, 众人担心夜里会引发骚乱, 故而所有的娘子军都安排在了一起, 并有人轮流职守。

  邺瑶虽是邺沛茗的女儿, 可她也没有选择在邺沛茗的旁边扎营, 而是选择和娘子军们处一块儿。邺沛茗也没有反对,毕竟她和兵士们打成一片, 更有利于她获得威望。

  况且邺沛茗并没有任命鸟铳军指挥使,故而副指挥使的邺瑶实际上便是这支军队的统领, 她有责任让鸟铳军更加团结一致。

  邺沛茗到了行营前, 却被值守的女兵士给拦了下来。她身边的亲卫道:“这是大王,要见你们指挥使, 还不快快放行?!”

  女兵士迟疑了一下,答道:“此行营乃娘子军的营地,大王可进, 但余下的人不能进。”她又补充了一句,“这是军规。”

  邺沛茗哈哈一笑, 对亲卫道:“长孙四郎, 你对军规背的还不够熟悉呀!”

  这亲卫正是长孙洲的第四子长孙艾,虽然是庶出, 不过因长得挺拔,又孔武有力,便被邺沛茗挑到身边为亲卫。

  长孙洲除了五子体弱多病、幼子年幼,没有任何官职外, 其余四子都被邺沛茗挖掘到麾下来了。这除了是因为她对长孙洲的信任外,也因为他的儿子都各有长处,确实可以任用。

  长孙艾被邺沛茗一番调侃,脸都羞愧红了,也好在夜里昏暗,除了邺沛茗外,没有人看见。

  邺沛茗又对那女兵士道:“这大半夜的,我进去也是不成体统,你去知会瑶儿一声。”

  说完,她还有些感伤,何时开始,她竟然也在乎这么多规矩了?不过若还想过从前那肆意的日子,她就不该走出南岭村的,现在来感怀便显得矫情了。

  邺瑶本来要歇下了,听说邺沛茗来了,她以为有什么要紧的事情,便连忙换上了甲胄,这才匆匆地出到外面。不过她见邺沛茗身上并无甲胄,便知是自己多虑了。

  “爹,这么晚了,怎么还未安置?”

  “父”女俩一起摆脱了亲卫,随处走一走,邺沛茗道:“你娘跟安安让人送来了一封家书。”

  邺瑶挑了挑眉:“安安居然还会写家书了?”

  邺沛茗将书信给她,道:“你看看。”

  邺瑶看完后,不由得一笑:“倒是还能看明白写得是什么,可字还不太好。而且她这般乖巧地写信来,想必是无聊了,找点事打发时间。”

  “还不是想卖乖,好让我们对她再纵容一些。”

  “她毕竟还年幼,还能享受爹娘的宠溺。”

  邺沛茗道:“听你这话,是吃味了?你也希望我与沅岚对你万般宠爱吗?”

  邺瑶撇撇嘴:“心中偶尔会这么想,可我深知不可能。”

  “你娘说得对,你不必将自己逼得这么紧,你哪怕再懂事,也还只是一个十五岁的孩子。你要学会调整情绪,释放压力。”

  邺瑶眉头耸动,她笑道:“我确实想释放压力,不过还得爹配合。”

  “哦?”

  “爹许久未教过我功夫了。”

  从小见识过邺沛茗的能耐后,邺瑶便一直很想学她的武功,不过因邺沛茗抓她的学识比较紧,故而她的武功只能算是平平。

  她不甘屈于人下,故而武功她也要学好,文武兼修才能让因为她是女儿身便看轻她的人不敢再轻视她。

  邺沛茗眨了眨眼,明白了邺瑶的意思,她笑道:“明日若是无事,那我便教一教你。今夜太晚了,你还在长身体,需要好好歇息。”

  宋阌本身便不矮,而邺瑶算是继承了他的部分优点,才十五岁,身高便已经到邺沛茗的下巴处了。

  邺沛茗的身高和普通男子相比差不了多少,而邺瑶却已经高过了普通女子身高范畴的陈沅岚,故而倒也无人质疑邺瑶不是邺沛茗的女儿。

  听到“长身体”,邺瑶便乖乖地回去歇了,她也想长到跟邺沛茗一样高呢!不过回去之前,她仍旧偷偷地踮了一下脚尖,想看看自己跟邺沛茗还差多少。

  邺沛茗装作不经意地回头,佯装不知道她方才做了什么,道:“怎么不走了?”

  邺瑶为自己险些被邺沛茗碰见她偷量身高的行为而虚着,闻言只能笑了笑,跑到前头去了。

  她鲜少有这样孩子气的一面,邺沛茗不禁无声地笑了。

  孚帝周督宁自从得到威远炮和鸟嘴铳后,便派人日夜研制。只是研制这样的火-器需要不少财力和工匠,只是如今国库还处于空虚的阶段,他为此十分苦恼。

  江勋劝周督宁停下那些宫殿、社稷宗庙的工程,因为他觉得周氏的社稷宗庙等都在洛阳,周督宁总有一日会夺回天下,在这小小的天兴府修建宫殿和社稷宗庙,那是劳民伤财之举。

  此言遭到了周曲在内的一部分大臣的反对,他们以百姓需要认同感为由,若是没有宫殿、社稷和宗庙,皇权之威便会下降。

  江勋认为他们只不过是在修建宫殿、社稷宗庙的工程上中饱私囊,若是一旦停止修建,将剩余的钱投入到火器研制中,便会被人发现他们中饱私囊的事情。

  双方在朝堂之上吵得不可开交,最终因周曲等人的声音压倒了江勋等人的声音,周督宁便决定加收一成赋税。

  如今岭南道上下实施的赋税征收数额,仍旧是当年邺沛茗建议越忠王“轻徭役薄赋税”的那一套,当年是为了恢复生产,招抚流民和安定民心。后来虽然因为战事起而加收了一些,可是相较于中原地区还是少了许多。

  周曲等人认为,如今要加收一成赋税,也不过是十税二罢了。况且有红薯等高产作物,已经鲜少发生饿死人的情况出现,谁人不说周督宁是个明君?

  此言让周督宁龙颜大悦,便就这么拍板决定了。

  而在投入了这么多钱财研制火-器后,终于在一个月后研制出了威远炮和鸟嘴铳。随后周督宁又加大了生产的力度,仅花了两个月,便做出了十门威远炮、两百把鸟嘴铳。

  恰逢邺沛茗派人发兵抚州、饶州而迟迟没有好消息传来,而虔州被攻陷,刘励的兵马甚至险些越过了大庾岭,入侵韶州。

  周督宁想起那日与朱太后相谈,认为自己之所以会被人看不起,便是因为他没有赫赫战功,不能服众。

  为了树立威望,他决定御驾亲征。

  邺沛茗的斥候将周督宁准备御驾亲征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回给她,而眼下到了她跟卢力对阵的紧要关头,她也无暇去管周督宁的那档子事。

  卢力终归还是从战场上捡到了一些鸟嘴铳回去研制,他研究出了火-器的制作方法,便大肆搜刮民脂民膏来制作鸟嘴铳。虽然他制作出的鸟嘴铳效果不如邺沛茗的一半,可是仍旧为邺沛茗带来了一些威胁。

  庐州本就是难攻之地,若是她靠着武器上的压倒性优势,还有七成把握能攻下庐州,如今怕也只有五成的胜算了。

  饶是如此,她还是制定了严密的行军布阵图,加大了对庐州的攻势。

  终于在两军对阵一个多月后,邺沛茗凭借着威远炮,轰开了庐州城的城门。有了此次胜利的鼓舞,士气大涨,邺沛茗又连续拿下了寿州、濠州和泗州。

  她派遣李子建率领一千兵马将附近的敌军都清扫了,那些地方本就不是重镇,又深受卢力的剥削,他们见卢力都已经惨败,纷纷不战而降。

  卢力逃到豫州,却被朱徽派人暗中杀害。

  卢力本就仗着自己与朱徽的关系而桀骜不驯,先前考虑到他的作用,妒贤嫉能的朱徽并没有对他下手。可眼下他居然会败给邺沛茗,狼狈的他也就没了用处。

  卢力的死算是邺沛茗得到的又一个喜讯。她让朱光卿带领兵马布防寿州,让李子建守濠州、马兴业守泗州,再以宋庆柏派重兵驻守庐州。

  布防好以后,她便回到了久违的金陵。

  此时的金陵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恰逢经历了秋收,大量红薯的收成解决了大部分百姓温饱的问题。

  陈沅岚还带着大批的医官四处宣讲,将有可能发生瘟疫的苗头都及时地扼杀了,故而整个夏季都没有大范围的疠疾出现。

  倒是有些地方在秋季时发生了洪涝的灾害,因为受战争影响,许多闸堰都被破坏,水利的调节能力便不如从前。

  好在各州府也处理及时,总算没有造成民怨。

  当然,期间也出了围湖造田之事,围的自然是太湖。

  此事的处理意见上分成了两派:一种声音认为围湖造田能扩大耕地面积,而湖里的淤泥十分肥沃,经那儿种出来的粮食必定能更多。

  另一种观点是围湖会造成河流会改道,对原来有河,后来没河水的百姓的影响甚大。

  陈沅岚本想让邺沛茗做主,可是考虑到战事吃紧,怕是无暇分心来处理政务上的事情,于是便在一番思量后下令停止围湖造田。已经造了的部分便无需去改变了,可是今后若是发现有此种情况,便要严惩。

  大抵是陈沅岚是女子,威望还是太低了,越州的平水县的县令依旧将陈沅岚的话当耳旁风,他认为如今天下初定,邺沛茗又需要人才帮忙治理乡县,哪怕知道他这么做后,也会看在他的功劳上而宽恕他的。

  陈沅岚知道此事后,便亲自去调查了一番,她的重视程度让那县令意识到此事可能不会善了。

  越州刺史是高天纵,他深知陈沅岚绝非只是“平北王的王妃”这一重身份而已,邺沛茗在出征之际,将一部分政权交给她,便是对她的委以重任。故而他下令将那县令革职处理了,再向陈沅岚请罪。

  陈沅岚对高天纵道:“如今江南土地富饶,衢州、婺州、括州等处却人烟罕迹,这是因为那些地方土地贫瘠吗?非也,不过是众人都想着江南富庶,而纷纷汇聚罢了。我们不能决定百姓要往何处去,可是却能给他们更多的选择,这是官府该做的。”

  邺沛茗辖治的州府有许多,在人口还未达到稠密状态之前,完全不必要去破坏了山水的面貌。而如何吸引更多的人往地广人稀的地方去,便是他们要费心的事情。

  这番话说给了高天纵听,也是说给了别人听。等到邺沛茗凯旋时,各地的围湖造田的事情也没有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