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见乌云滚滚,一条青龙在天上翻腾, 就在此时, 天上一道闪电劈下、聚拢在容王的身边, 将靠近的叛军都劈死了, 而容王却毫发无损……”

  说书人抑扬顿挫地说着军中流传出来的故事, 虽然那一场仗算是邺沛茗败了,可却因这件事, 她败了的事情没有人议论,众人反而关注她是天选之人, 老天见她有危难了, 故而特派神龙和雷公雷母出来助阵,她才能安然地躲过一劫。

  目睹了此事的人太多了, 加上邺沛茗能在一万兵马的围攻之下冲出重围,若非有神仙相助,这实在是说不过去。故而众人都相信邺沛茗便是天选之人。

  与民间议论纷纷不一样的是, 皇宫内,周督茂的情绪十分低落, 他知道这个位子他迟早坐不住, 可是没想到邺沛茗真的是天选之人,是上天派下来解救百姓的明主。

  神谕如此, 饶是他想为百姓做更多的事情,怕也是得不到认可了。况且本来朝堂上还有反对邺沛茗的声音,可是当那一百多具被雷电劈死的叛军尸体被送回来之际,他们都吓呆了, 若非神奇的能力,他们实在是想不透什么东西可以让他们的尸体都是一致的模样。

  当然,莫要说他们,连陈沅岚和邺瑶也被惊到了。

  陈沅岚虽然猜到邺沛茗来历不凡,可也没往那儿想,可如今那些人言之凿凿,她又想起邺沛茗在她的面前不曾掩饰地拿出那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来,她也不得不怀疑,邺沛茗是否真的是天帝之子转世。

  ——没错,已经有人说邺沛茗是天帝之子转世了。

  邺沛茗虽然因为李子建的教训而消沉了几日,不过很快便又振作了起来。她整顿了兵马,又上下排查了一遍,然后便趁着她的大招带来的威慑力,以及士气到达了前所未有的高涨,她又发兵攻打徐州。

  因听了回禀的亲卫所说的目睹到的情景,武宁节度使被邺沛茗震慑住了,没有开战,便率领几万兵马投降了邺沛茗。

  而此时的魏博节度使杨从病死,朱桓贞趁机将魏博一分为二以削弱魏博节度使的势力,岂料引发了叛乱。娇纵的牙军杀了新的节度使,算是正式作乱了。

  朱梁偷鸡不成蚀把米,未解决南边带来的忧虑,内患又频发,国力渐渐衰弱。

  冬,因天冷,后孚的军士又多是南方人,故而邺沛茗出于考虑,决定暂时停战。

  陈沅岚千里迢迢地赶到徐州,在一个风雪甚大的日子里,她看见了正在巡营的邺沛茗,于是也不管她们眼下是否在外面,她便冲了上去,对着邺沛茗一阵好打。

  不过她的手打在了邺沛茗的甲胄上,后者忙抓住她的手,道:“你这般打,疼的是你,痛在我心。”

  “你知不知道,我有多担心你!”陈沅岚叫道。

  邺沛茗心中一暖,在那之前,她都险些融入到了这个世界,忘了自己身上的能力。紧要的关头,她才记起这些事情来。虽然自己捡回了一条命,可是她又产生了迷茫,这样的能力,说她是在游戏的世界中也不为过,如此一来,那陈沅岚是真实的吗?

  此刻见到了陈沅岚,感受到她的呼吸和温暖,她觉得,这是真的。

  陈沅岚踮起脚尖,狠狠地咬住了邺沛茗的唇,在众人惊愕和脸红的情况下,她却视若无睹地又轻柔地吻了起来。

  一吻过后,邺沛茗的下嘴唇有些红肿,不过她痴痴地看着陈沅岚笑了好会儿,又凑过去亲了起来。

  这下可没人说她们光天化日之下亲昵是什么不害臊的举动,她们做的事情能和常人一样么?

  陈沅岚回过神来后,也为众人的目光而感到害羞了,便再也不肯给邺沛茗亲。邺沛茗可不管那么多,她直接抱起陈沅岚便回了营帐之中。

  在这独处的时光里,也没人会瞎了眼地去打搅她们。

  当然,陈沅岚和邺沛茗不至于在营帐中便白日暄淫,而是陈沅岚将邺沛茗剥了干净,检查她的身上是否有伤口,再来时盘问她当时的情节,为何后来会出现那么多神化她的事情。

  邺沛茗也没法使用大招,让她向陈沅岚坦白有些难以验证,故而她只道是用了些小手段吓唬了叛军,同时也能鼓舞士气。因为她此战被李子建背叛而惨败,即使她活下来了,也还是会影响士气的,故而她这么做,大家的注意力就不会在兵败之事上。

  不管如何说,她这么做的成果也出来了,至少徐州,她不费一兵一卒便拿下了。

  陈沅岚见她情绪不高,也知道她是因李子建的背叛而难过,上一回这样还是在黄土六背叛被处死的时候,陈沅岚便道:“人心会变,权力、地位、财帛都是考验一个人的心志的东西,有些人会为了这些东西而舍弃了昔日的交情,也有些人会依旧坚定自己的心志。那些人走远了是他们的选择,与你无关。”

  陈沅岚也想明白了,神化邺沛茗的事情出来后其实也是有利的,至少可以聚拢人心。虽然这么做会显得卑鄙了些,可是仅凭信任来维系诸将之间的关系,恐怕早就被伤得伤痕累累了。

  “我没事。”邺沛茗摆了摆手,她忽然想起了邺瑶,便道,“瑶儿的心眼是越来越多了。”

  从宋曲娘携带孩子以及家财去找李子建时,陈沅岚和多数人都没有料到她会一去不复返,不过邺瑶却生出了怀疑来。虽然她派人给邺沛茗传了书信,可是书信还未到,李子建便叛变了。

  而且邺瑶虽然是怀疑,却没有鲁莽行事,而是以护送宋曲娘母子为由,派了禁军到他们身边,以护送为名,行监视之职,若李子建有任何异动,还能裹挟他。

  “还不是你惯的?!”陈沅岚瞪她。

  “有心眼是好事,若是没心眼,怕是早就被人啃得连骨头都不剩了。”

  “她要那么多心眼做甚?是了,瑶儿过了年关也十七了,是时候为她寻一门好亲事了。”

  “这么早?”

  “哪里早了,十七岁订了亲,十八正好成亲。你不是说了,要让她在十八岁后再嫁人么?!”

  “何须着急这些事情,我邺沛茗的女儿,哪怕三十岁了也不愁嫁!更何况你认为我会让她嫁出去?我将她养这么大,就是为了让别人捡便宜的么?”

  陈沅岚盯着她瞧,她道:“你看我做甚,你看我,我也不准别人来捡漏!”

  陈沅岚翻了一个白眼:“你这说的都是什么话?不过你这模样,还真的有点像为人娘的模样了。”

  “……”

  “即便将来你要让瑶儿接替你,可她也不能不找夫婿不是?所以我们要给她找一个合适的夫婿。”

  陈沅岚说得也在理,邺瑶不像她们,她喜欢的兴许是男儿,哪怕不嫁人,也得为她找个相伴终生的郎君。

  “那你先相看相看,若是瑶儿满意,那就定下来,若是瑶儿不满意,也先别着急。”

  邺沛茗说完还有些感概,前不久邺瑶还只是一个讨人嫌的小孩子,如今一眨眼就到了要说亲的年纪了。

  想到这儿,她握紧了陈沅岚的手。她们都已经走过了十年,将来还要走几十年呢!

  “对了,有一事,险些忘了与夫人商议。”

  “以你的记性还会忘了?怕不是什么为难人的事情,要放到最后才说!”

  邺沛茗笑了笑,一边穿好衣衫一边向陈沅岚解释。

  李子建的背叛,使得她身边的亲卫损失严重,当然,亲卫们对她也是忠心,以自己的身躯来替她阻挡鸟嘴铳。她已经下令厚葬这些亲卫,同时安抚和优待他们的爹娘、妻儿,又为他们刻了一座碑,将他们的名字记录在上面,以流传后世。

  也有许多活下来的亲卫,其中便有一名叫李思洵的少年。他的表现很是机敏,也是赤诚一片,饶是邺沛茗有能力自保,他为保护邺沛茗还是伤了一条腿。

  对于这个跟在自己身边也有几年的孩子,她是越发地欣赏了,考虑到他在伤口发炎后,浑身高烧,糊涂之际还在因被爹娘遗弃而泪流满面,故而此事后动了收他为义子的心思。

  不过她不想擅自作决定,便等陈沅岚来了,与之商议一番。

  陈沅岚道:“你觉得好的孩子,那品性必然不错,既然如此,收他为义子也无妨。”她们收养的孩子也够多了,不差这么一个。

  “这些年他在我身边也立下了不少功劳,不过他从未要求过赏赐,也不会像李子建那般心存怨怼。此战他又伤了腿,日后恐怕会影响走路,跟在我的身边是不可能的了,故而收他为义子,让他去做幕后的工作吧!将来也能辅佐瑶儿。”

  俩人商议好后,邺沛茗便命人去将李思洵找来。

  那日李思洵以为自己要交代在那里了,可是又目睹了邺沛茗大发神威,劫后余生让他对邺沛茗更加敬畏,想到他伤了腿,日后无法再留在邺沛茗身边,便又是一阵失落。

  冷不防地被邺沛茗找去时,他心中忐忑不安,又有些激动。

  邺沛茗将她要收他为义子的事情一说,他当即便懵了,旋即他的眼眶渐渐湿润。陈沅岚道:“怎的还红了眼呢?你可是不愿意?”

  李思洵连忙道:“属下并没有不愿,属下只是、只是……属下没想到自己在有生之年,还能有爹娘。”

  邺沛茗道:“男儿有泪不轻弹,收拾一下。”

  李思洵这才抹了眼泪,又怯生生地喊了一声:“干爹、干娘。”

  “省了‘干’字也无不可,我收你为义子,不是像别人那样,仅是为了让你去卖命。我喜欢你这孩子,所以想将你当成我亲生的孩子一样培养。”

  虽然从年龄上来说,邺沛茗和陈沅岚当他的爹娘有些勉强,不过时人从不在意这些,既然认了爹娘,又入了族谱,那便是一家人了。

  李思洵也改了邺姓,又入了邺氏的族谱,等他的腿伤一好,邺沛茗便让他跟陈沅岚回了金陵。

  陈沅岚虽然认了他为义子,不过她还未曾有这般大年纪的孩子,故而和他相处时也多了一份拘谨。

  邺思洵比邺瑶年长两岁,陈沅岚在邺瑶那儿被拒绝了说亲后,便动了给邺思洵说亲的心思。

  邺思洵到底不是在邺沛茗和陈沅岚的身边养大的,没有那超前的思想,故而当陈沅岚说要为他说亲时,他害羞了一番后,也答应了。

  陈沅岚十分高兴,这一家子里,总算有一个“正常”人了。

  于是金陵城上下都知道邺沛茗又得了一个孩子,而且眼下正在张罗着议亲的事宜。

  其实众人都知道,邺沛茗收邺思洵为义子,为的不是找一个接替她的人,毕竟邺思洵伤了腿,走路都是一瘸一拐的,不良于行的人不合适当继承人。况且邺沛茗大力培养邺瑶,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那邺硕也不过是一个堵住天下人之口的幌子罢了。

  故而明知邺思洵将来的位置十分尴尬,有一些人家自然不愿意让自己的女儿嫁给他。有一些门户稍低的自然想着高攀,可是那些人家,陈沅岚也不大满意。

  邺瑶对于自己无缘无故多了一个义兄,一开始也挺不习惯,不过见邺思洵似乎没什么威胁,且昔日他们在军营中也多有往来,故而渐渐地便接纳了他。

  邺瑶见陈沅岚挑不到什么好人家给邺思洵,便主动道:“左羽林大将军常子俞之女年十八,早年便入了书院进学,故而腹有诗书,又是个明事理的,与兄长倒也门当户对。”

  于是陈沅岚便去常家提亲,常子俞本就是亲近邺沛茗的那一派,否则也不会响应邺沛茗的号召,让他的女儿去书院读书。当陈沅岚为邺思洵说亲时,他犹豫了一下,询问了女儿的意见后,便应下了。

  邺思洵的婚事有着落后,他的官职也有了着落。

  他这些年立了不少功劳,不过因年纪小,一直都只是当邺沛茗的亲卫。如今他不在军中了,凭借这些功劳,也足以当上了五品以上的官职,故而皇帝亲自任命他为正四品吏部侍郎。

  他从一个亲卫一跃成为四品大官,这可让不少拒绝了陈沅岚的议亲的人后悔,莫要说他日后只能沦为衬托邺瑶的绿叶,即便如此,他将来的前程也是不可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