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盛世为王>第3章 御膳房小露一手
  进了正堂,楚皇正坐在那里面凝如水,看起来很生气的样子。

  “呃,父皇,您吃了吗?要不要来点。”说罢抬起手抬了抬手中的吃食。

  没错,到现在,我们的九皇子玄逸也没有丢下手中的吃食,不愧是吃货一枚。

  楚皇闻听此言,一下就气笑了,算了,小九还年幼,不跟他一般见识。

  “你手中所持为何物?”楚皇面带疑色问道。

  看出来父皇似乎并没有生气,玄逸松了一口气,一听父皇问的问题,顿时就来了精神。

  “回父皇,此物名为红烧肉,乃是儿臣发明的一种吃食。”玄逸兴奋道。

  “红烧肉?,何为红烧,肉又是何肉。”楚皇继续问道。

  “这红烧吗,乃是儿臣发明的一种新的烹饪方法,肉吗自然是猪肉,取得是猪身上……”玄逸如此回道。

  “哼,尔为皇子,为何食此贱肉,我大楚帝国难道已经穷困到连皇子都要吃猪肉的地步了吗?”未等玄逸说完,楚皇便再也控制不住心中的气愤,开口训斥道。

  “回父皇,此等美味,怎可说是贱肉。”玄逸反驳道。

  “哼,这猪肉腥臊难忍,难以下咽,非贫困人家不食,不是贱肉是什么。”听到玄逸反驳自己,楚皇更加气愤了。

  “父皇吃过猪肉吗?”

  “朕当然未曾吃过。”

  “既然未曾吃过,单凭道听途说,岂能如此下定论。”玄逸越说越激动。

  楚皇愣了一下,是啊,我未曾亲自尝过,怎知它是否是别人形容的那样,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类也,从小便知道的道理,执政多年以来,听惯了朝臣的事事请奏,听多了别人的阿谀奉承,虽不至于听信一面之词,但也很少会去多方考究,细细验证,没想到今日被儿子给提醒了一句,还真是世事无常,单凭此事,今日便不虚此行。

  “既如此,那朕便品尝一番。”

  李贤接过玄逸手中的红烧肉,交给身后的小太监每一块都去片几片肉下来,再交由李贤亲自试毒,即便是皇子亲手呈上的食物,也必须有人试毒才行,皇帝的安全不可有丝毫懈怠。

  接过李贤递过来已经片好的红烧肉,起码外观上看来,油光水滑,晶莹剔透,再加上香味四溢,到不像是别人所说的那样腥臊难忍,反而有些勾起了楚皇的口水。

  楚皇夹了一块猪肉送入嘴中,只觉汁水充满整个口腔,一口咬下去,香味四溢,越嚼越香,正好也有些饿了,简直有些停不下筷子。

  此刻只见楚皇一口接着一口,连吃了十几块,看得玄逸都有些目瞪口呆,就在楚皇还想去夹的时候,玄逸瞬间反应过来,急忙叫停。

  “启奏父皇,这红烧肉虽是美味,但第一次吃猪肉不适合如此暴食,吃多了会腹泻。”玄逸一把抢过了楚皇面前的碗碟。

  “你不会是怕朕给你吃光了,你没得吃吧?”楚皇面带怀疑的看着玄逸。

  “绝对没有,这时儿臣孝敬父皇的,怎会心疼呢?”玄逸此时有一些心虚的说道,其实还真的挺怕被吃光的。

  “好了,朕也不跟你一个小孩子抢吃的。”说罢,舔了舔嘴角的油渍,放下了筷子。

  楚皇陷入了沉思。

  “启奏陛下,微臣未进宫之前,生活也是贫困潦倒,那时,微臣尚且年幼,有一次,镇上的善人宰杀了一头猪分给我们吃,微臣清楚的记得猪肉确是腥臊难忍,若不是将要饿死,恐怕没有人会吃它,至于这……为何如此美味,只能问九皇子殿下了。”李贤看出了楚皇的疑虑,开口解释道。

  “你这是如何做到的?”楚皇开口向玄逸问道。

  “回父皇的话,这红烧肉的材料选用的是猪肋骨边上的五花肉,再用诸多香料辅佐,便可去除腥味了。”

  “果真如此简单?”楚皇带着疑惑问道,若是如此简单,不至于千百年来无人能够发现,楚皇想要知道真正的原因,若真能简简单单去除腥味,那么天下百姓就又多了一种吃食,且猪生长很快,不挑食,若能成功养殖,必能解决很多百姓的温饱问题。

  玄逸本想瞒住楚皇,毕竟以后要出宫建府,上上下下都要花钱,本想以此挣钱,但既然父皇问了,反正挣钱的方法还有很多,也不差这一个,索性说出来算了。

  “回父皇,只要将其阉掉,腥臊味自然能去掉很多,而且也能提高肉质。”说罢,还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楚皇身旁的李贤总管。

  “这……”不仅是李贤,此刻连楚皇都有些目瞪口呆,难以置信。

  “李贤,吩咐下去,先选一批猪试一试,若能成,便推广吧。”虽然无法理解,但楚皇还是愿意一试,他不会放过任何有可能提升国力的办法。

  “你说这是你发明的,你是如何发现此物的。”楚皇问道。

  “呃,那是多年前的一个午夜,儿臣正在睡觉,突然一个白胡子老人出现在儿臣梦中,是他教给我此阉割之法的。”玄逸编瞎话道。

  “哦,竟是神仙教给你的,难怪。”楚皇喃喃自语道。

  玄逸作为一个现代人,不知道古人对神仙之流是盲目崇拜的,皇帝也不例外,甚至比普通人更愿意相信神仙的存在,此番误打误撞的算是蒙了过去。

  “看样子,你不是第一次做此吃食了,御膳房的人竟没有禀报此物,他们绝不会因惧怕你而选择瞒住我这个皇帝,看来,你跟他们的关系不简单啊。”楚皇语带深意道。

  玄逸顿时冒出了冷汗,这收买御膳房的人可是重罪,他这点小身板可扛不住。

  “回父皇,儿臣这文渊阁本就离御膳房比较近,多年前得到处理猪肉之法后便想着能够亲自尝试一番,看在儿臣皇子的身份上,管事大臣愿意让儿臣亲手制作些吃食,这一来二去便与御膳房各臣子相熟,至于为何没有禀报父皇,儿臣用的是皇子的膳房,他们仅是提供材料,并不知儿臣做的是什么,自然无从禀报父皇。”玄逸快速解释道。

  楚皇并不甚在意儿子与御膳房的关系如何,若皇帝能够这么容易就被害,那古往今来的皇帝生命真的一点保障都没有了。

  “这君子远庖厨,你身为皇子之尊,学圣人之言,更应当守礼知节,怎可行如此不仁之举。”楚皇对此表示很不满。

  “回父皇,圣人教我们持正守心,儿臣也从未因满足口腹之欲而妄造杀孽,在儿臣看来,若是能够解决猪肉腥臊之气,对天下百姓来说,才是最大的仁义之举,儿臣虽得到此法多年,但一直苦于无人相信,此法本就有违常理,再加上贱肉之说流传千年,即便是诸位御厨知道此物甚美,也不敢轻易将其呈于父皇。”

  楚皇对玄逸的解释还算满意,楚皇年轻时曾于军伍历练,也曾亲手为部下做过那么几次餐食,如今做了皇帝,若能让天下百姓吃饱,别说是皇子,就是让他这个皇帝亲自下厨也毫不犹豫。

  “此事若成,我朝百姓也算是多了一种餐食,今年寒冬或许很多百姓能免于被冻饿而死,朕替天下百姓谢过逸儿了。”楚皇面带复杂的向玄逸说道。

  在玄逸看来,他的这位父皇的确算的上是一位中兴明主,楚国建国一百二十年,经历了一代二代皇帝的励精图治,三代四代皇帝仍是小心翼翼,而到了五代六代皇帝,此时天下靖平,皇帝若是惫懒一些还好,若是个愿意折腾的皇帝,那么这个天下很容易便会被皇帝给搞的民怨沸腾、天下大乱,而他的父皇姜文澜作为楚国第七任皇帝,也没能逃过这个国朝发展的魔咒。

  楚皇姜文澜从自己的父皇手中接过了风雨飘摇的楚国,多年来他励精图治、轻徭薄赋、重视科举、发展民生,终于把国朝形势稳定了下来,甚至还有余力开疆拓土,为大楚帝国增添了一州之地。

  若是下一任皇帝仍是一个有道明君,那么楚国至少还能延续一百多年,若是碰到个无道昏君,或许几十年后楚国便将走向穷途末路,而玄逸的几位皇兄都是有大才之辈,纵是不能成为一代雄主,只要不是昏聩之辈,模仿父皇的样子去做一个皇帝,成为一代明君还是不成问题的。

  “儿臣不敢贪此功德,全赖神仙赐福,许是父皇时常关心百姓疾苦,得到了上天的回应。”玄逸自认为受不起此生民大功。

  “好了,你也不用拍马屁,为父还不至于抢你一个小孩子的功劳。”尽管这么说,楚皇心里还是瞒受用的。

  “为父今日就在你这里用膳了,你不会就用这来招待为父吧?”想到自己对面前的九子多年来几乎是不管不问,只顾关心国家大事,即便是今日过来看他,也是带着目的而来,想到此处,不由得有些愧疚,就在这多待一会儿吧,陪儿子吃顿饭,也算全了自己的亲情之念。

  “啊?”姜玄逸错愕不已。

  “这……不就吃了几口红烧肉,怎么还赖上了?”

  姜玄逸虽然心里吐槽父皇要在自己这里蹭饭,其实心里也是挺开心的,自己虽然心理年纪很大,但是在此世生活了十二年之久,前世之事已经逐渐忘记了,今世的一切在自己的心中愈发重要。

  自己小小年纪便离开了母亲的身边,虽然可以经常去拜见母亲,但大都匆匆一面便要回到自己的寝宫,对于父亲,这些年来,几乎只有年节的时候,在家宴上才能见到父皇一面。

  对于姜玄逸来说,两世为人,本不应当对此世的亲情如此看重,更何况,常年见不到自己的父亲,父子感情又从何而来,但实际上,玄逸却对此世的亲情无比看重。

  前世的姜玄逸是个孤儿,孤孤单单到了二十几岁,即便是突然在那个世界消失了,恐怕也没人在意的吧,而在今世,自己也有了父母兄弟,虽说自古皇家无亲情,但在姜玄逸看来,哪怕是仅有点滴的亲情也足以填补自己心中的空白了。

  “好,那今天儿子就给您露一手。”姜玄逸兴奋道。

  听到儿子不再自称儿臣,楚皇也是开怀大笑,姜文澜也是出生在皇家,后来更是做了皇帝,亲情对他来说,又能有多少呢?今日这般与儿子的对话亦是让他感受到了久违的父子之情。

  “好,今日为父也尝尝你的手艺,也看看你是怎么化腐朽为神奇,做出如此美味的。”楚皇也是高兴极了,也顾不得史官在侧,也不怕御史在耳边唠叨,总之,今天就任性一把了。

  “啊?您要看我做菜吗?”姜玄逸再次错愕了,总觉得自己是听错了,皇帝下厨房,即便是不亲自动手,也足够那些御史弹劾好久了好吗。

  “还愣什么,还不快去做。”话音未落,已经站起身向膳房走去。

  每个皇子的寝宫都有一个小膳房,每日都有太监按照配额将足够皇子和内卫食用的食材送到膳房里,皇子十岁以前,所需食物由御膳房统一配送,十岁以后,每日吃食都需要自己解决了,还好,每个皇子的内卫年龄一般都比皇子要长上那么三五岁,而且也都受过严格的训练,洗衣做饭这种基本技能自然也不在话下,皇子的吃食一般都由内卫进行准备。

  而咱们的文渊阁可不一样,姜玄逸可不愿意吃一群大老粗做的饭,他们做的饭也仅限于能吃而已,所以,只要自己有空,都是由姜玄逸自己亲自动手。

  虽然那几个内卫在姜玄逸常年熏陶之下也学会了那么一招半式,但比起姜玄逸这个师傅来说还是差了不少的,毕竟前世多年的孤身生涯可是练出了一份极强的做饭能力。

  “父皇且慢,孩儿膳房里食材有限,不如我们去御膳房吧。”既然要好好露一手,自然不能简简单单应付过去。

  “御膳房,走着。”楚皇此刻也有些上头。

  李贤看到这对父子这么兴致这么高,也是不忍打扰,李贤自楚皇年幼便相伴左右,也是知道楚皇这一生有多么辛劳,罢了,不再劝了,就让陛下今日好好放松一次吧,皇帝不就是有这个任性的权利吗,只是楚皇这些年来苦着自己不肯用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