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耽美小说>漂亮女配你不要我要[快穿]【完结番外】>第161章 如何养成帝王10

  天将明时分, 潜藏在暗处的刺客头领终于落网,被严加看管。

  叶慈说到做到,天亮就开始动手, 一条条命令从偏僻的守陵行宫发出。

  皇帝一行还没回到盛城, 南郑险恶的名声已经传遍了大半个北盛, 并呈井喷之势传到南郑国,天下哗然。

  此番作为, 实为天下人不齿,不光明磊落,非大丈夫也。

  要打就在战场上打,搞些鬼蜮伎俩算什么真男人?

  但这做法也开阔了不少人的思路, 有不少北盛的有志之士效仿南郑皇帝的做法, 找人行刺, 更多的还是自己上。

  于是南郑皇帝被变着花样行刺, 出宫巡幸都有可能被田埂里的农夫扑上来行刺,简直防不胜防。

  他当真以为北盛摄政王脑子有问题, 哪有人会把将君王遇刺的消息广而告之,不都是不走漏半点风声的吗?

  搞得朝中大臣看他的眼神都怪怪的,扶他上位的老臣也劝他下手不要太明显, 思虑应该更周全一点。

  是的, 买凶行刺真不算是什么事,被人抓住把柄, 怼着脸骂才是最尴尬的。

  现在被北盛人变着花样行刺,也有点咎由自取的意味, 自然可以出言谴责, 可这是南郑皇帝先开的头, 不要脸也得有个限度。

  底线一旦拉低, 就很难提拉回去,只会一降再降。

  这也就算了,叶慈还以北盛摄政王的名义写一封信呈到他桌案上。

  就算是用词优美,文藻华丽,落笔行云流水,内容引经据典,一眼就叫人拍案叫绝,但也掩盖不住通篇在骂人的事实。

  暗含的寓意辛辣讽刺,就差指着南郑皇帝的鼻子骂“你这破玩意可真是阴险小人!”

  再看角落里的王印印泥深红,就像嘲讽的笑脸。

  “愚蠢妇人,实在荒唐!”南郑皇帝一挥袖,差点没忍住那句把他拉出去砍了。

  “陛下息怒,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啊!”下面的臣子不知道为什么皇帝为什么那么生气,纷纷苦劝。

  “让他滚!滚出朕的皇宫!”

  “是是是,微臣这就让他从大门滚出去。”

  “叫他从偏门滚!北盛狄人粗野,岂能玷污我圣武大门,他只配走偏门!”

  “……陛下,这难免落人口实。”

  “滚!!”

  待全部人退下,南郑皇帝瞬间恢复平静,殿内气氛沉冷下来。

  太监总管垂头不语,实则背后冷汗冒了一阵又一阵。

  “摆驾于贵妃宫中,”南郑皇帝阴鸷道:“朕要去亲自问问她为什么又撒谎。”

  “是。”太监总管强忍着跪下的冲动,忙不迭地往外跑去。

  再回到北盛这边,动静不比南郑皇宫小。

  这过于率性的做法看懵不少老大臣,饶是见多识广的吴丞相都蒙然许久。

  “她竟将陛下险些遇刺的消息传了出去?”吴丞相满脸惊讶,下意识抬头看在最前边的两辆车驾,第一反应就是不信。

  可以说他是看着跟多人长大,满朝文武的长辈,且他所认识的叶慈也不是这种处事方式。

  面对一张张义愤填膺的面孔,吴丞相意识到这是真的。

  这些人聚在这里也是想让他去跟摄政王

  “不仅传了,还是大肆宣扬……这算什么事?”这位中年官员气的一摊手,两片宽大的袖子扬了扬。

  另一个官员有幸在一旁听了全程,开口复述道:“是啊,摄政王殿下还说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最见不得人的是南郑皇帝,怎么就不能说,那就大肆说去!”

  这确实是叶慈的原话。

  吴丞相挑眉抚须:“……”

  见吴丞相不说话,貌似沉思。行事较为老派的官员则不认同这种做法,认为太过冲动轻浮,纷纷开口议论。

  “这这这……这简直不可理喻!”

  “摄政王殿下到底是年轻气盛,还以为她在西境掌兵,能说一不二呢?”

  “此番作为,陛下威严何在?禁军威信又何在?若是有人刻意引导……恐会动摇国本!”

  “有抹黑陛下之嫌,我国子民听了会如何看待陛下?”

  你一言我一语的,被压抑太久这脾气一上来,张了嘴就不顾后果,再让他们说下去传到摄政王耳里也不好听。

  要是心胸狭窄的,怕不是会以为他吴丞相故意联合官员针对她,这于朝政不良。

  可别内忧外患一起来,才是真正的动摇国本。

  “哎,孙大人言重了。”吴丞相这才说话。

  他人老成精,随着年岁的整长面相慈和,巧言调和矛盾,言说大家同朝为官没必要说的那么难听,妄加揣度也非君子所为,且她能做到此事,必然是请示过陛下,我等都是同朝官员,何必闹得不愉快,徒增笑话?

  这话下来,让情绪激奋的官员们脸皮微热,也有些反应过来自己是被人挑拨是非,当这个出头鸟来了。

  还是有些人不是很服气,心底暗嗤摄政王这般特立独行,分明是把持着皇帝的耳目,陛下还能有不同意的时候?

  各自心思不一,还是恢复了平静。

  吴丞相明白这些人因先帝崩逝,难免心思浮动。

  趁着休息时间没过,他下车求见皇帝。

  该说不说这老头时间掐的够准,他进入陆上瑜车驾时,叶慈刚出去检查周边情况,车里就皇帝本人和几个太监宫女。

  国丧未过,一切从简,陆上瑜的车驾大是够大,内部还是空荡荡的,落座中间的人好像显得越发单薄,可这种感觉在陆上瑜身上没有。

  任何人只能看见她本身的存在,哪怕是净面素衣,依然让人有拜服的冲动,贵气天成。

  炉上茶香袅袅,白雾模糊了她的双眼,叫人看不清她眼底情绪。

  吴丞相却是看楞了一瞬,恍惚看见陆昭在世。

  陆上瑜首先发言,像是要起身迎接:“丞相来了,快快请坐,不知您过来,是有何事要说?”

  “陛下客气了,不过是来看看陛下罢了。”吴丞相连忙落座,终于看清了她的神情,叹道:“陛下精神看起来总算是好了不少,就是太消瘦。”

  他语气慈和,态度亲近,倒真像是关心晚辈的长辈。

  不过吴丞相是先帝的帝师,又是陆上瑜的顾命大臣,说这些话也不逾越。

  陆上瑜唇角弯出浅笑,又顷刻收回,虽不再笑,起码面色缓和不少:“前阵子伤心过度,让您担心了。”

  她的头微垂,做出歉然的姿势。

  吴丞相身形一动,没受这个礼,只是摇头说:“陛下伤怀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倒是老臣苛刻了。”

  “丞相是担忧,又何谈苛刻?”陆上瑜抬手,身旁侍女躬身倒茶,邀请丞相共饮。

  清淡的茶香在不大的空间里弥漫开。

  所谓居移气,养移体。身居高位的人总会蕴养出与众不同的气质。

  或许小皇帝并没有他们所知道的弱气,刚刚那一眼,吴丞相自己都要信了说服其他官员的话,摄政王当真是真的听命办事,心有筹谋了。

  看陆上瑜面上没有被胁迫或者不满的情绪,吴丞相可算是放下心来,陪着皇帝聊了一会。

  越是深谈,吴丞相越是惊讶,腰背都挺直了,身体不由自主往前倾。

  别看陆上瑜年纪尚少,见识却比同龄人广阔不少,言之有物也不夸夸其谈,一听就知道是心有沟壑的。

  吴丞相双眼发亮,声音提高了不少,心头欣慰。

  不急躁不短见,锐意与沉稳并存,根本没有从小娇养深宫的拘束和胆怯,不愧是陆昭亲女。

  言谈途中,吴丞相感叹陆上瑜这般学识,能比得过他加冠的小孙子去了,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陆上瑜却说:“我年纪尚轻,要学的还有很多,还请丞相不吝赐教。”

  吴丞相正要说什么,就听陆上瑜再次重复:“瑜匆匆继位,对政事上较之诸位大人还是稚嫩不少,总该是要靠诸位才不至于出错。”

  吴丞相明白了她的意思,正色道:“老臣必当尽忠职守,不愧先帝所托。”

  休整的时间稍纵即逝,吴丞相带着满肚子的兴奋下了车,一张老脸难得的容光焕发。

  可不是嘛,吴丞相出身钟鸣鼎食的世家,自小刻苦读书,所追求的不在于钱与权,反而更在意更高追求。

  且为人臣不就是以辅佐明君,名留青史为终身目标么?

  有此明主,何愁不喜?

  ……

  帝王仪仗逐渐靠近盛城城门,周边百姓难得见到这样的阵仗,纷纷挤在路边,想要一睹皇帝的威仪。

  真是非常热闹,处处人挤人。

  随行的官员有些奇怪,他们对视一眼。

  “陛下回宫的消息是人人皆知不奇怪,可是怎么那么多人?”

  “禁卫先行,难道不是提前回来维持秩序吗?”

  “我也不知,但听说是摄政王吩咐的。”

  “又是......原来是摄政王的吩咐,想必有她的深意吧。”见有武官路过,那人强行改口。

  文官之首是吴丞相,那武将之首是叶慈没错了,可不能跟他们闹起来。

  这些议论没能传到叶慈耳中,她正在跟陆上瑜重复之前的安排,陆上瑜趴在车窗边懒洋洋的听着,感受盛城的冷风。

  她这几天没坐马车里闷着,按照习惯自行骑马,换以前八百里奔袭都是常有的事,倒也不觉得多累,就一路守在帝王车驾边。

  对于这个结果陆上瑜倒是乐见其成,还能趁休息时间把人拉上来小憩,路途是苦闷了点,但没有去时那样悲痛欲绝。

  “......臣说的话,陛下有听吗?”一抬眼,叶慈就看见陆上瑜不知道又盯着哪里走神了。

  心说陆上瑜到底年轻容易被其他东西吸引注意力,爱走神是正常的。

  无奈重复道:“陛下,你有没有听的?”

  “有。”陆上瑜立马回神,擅长一心两用的她复述出刚刚的话,一字不差。

  这倒让叶慈感到惊讶,没想到陆上瑜的记性那么好。

  陆上瑜一手托腮,小声道:“你别叫我陛下,太生疏了。”

  叶慈放慢速度,尽量保持在相对应的距离,腰上悬着长剑:她问:“那该叫什么?”

  “我的名字。”陆上瑜得寸进尺道。

  双眼紧盯叶慈侧脸,粉白的唇瓣微抿。

  想也知道等会她又会说什么于理不合,该怎么尊称怎么尊称,恭恭敬敬的行礼喊陛下。

  “上瑜,你乖一点。”喟叹般的语气响起,像是被闹腾的没有办法了。

  “......”陆上瑜一愣,懵懵地看着前方。

  见鬼了真是,她怎么从这句话里咂摸出宠溺的感觉。

  一时间陆上瑜心情十分复杂,不知道是棋逢对手的战意,还是得偿所愿的满足。

  很快,叶慈就翻身下马,一手掀开帘子,一手伸出欲扶,却是手背朝上让人搭手:“到了,陛下请骑马。”

  看吧看吧,又是这样,哪有篡位的权臣是这样蛊惑幼主的。

  自己故意放权都不去揽权,连禁军的兵符都还回来了,按照正常操作不应该是顺势扣下兵符不交,再以自己尚且不能理政为理由,把控自己么?

  真是,好好的机会都不会去把握。

  陆上瑜收敛了表情,端着架子下马车,走到红鬃马身旁。

  看她满脸的淡然,谁能想到她满脑子都是想要另一人谋朝篡位这种惊世骇俗的想法。

  高大的红鬃马看见陆上瑜,往她身旁凑近几步,尾巴甩了甩。

  侍从呈上缰绳,恭敬道:“奴婢扶陛下上马。”

  “不必。”陆上瑜会骑马,还亲手驯服过野马。

  不用任何辅助,直接翻身上马,身型利落姿态娴熟,不少人看了这姿势都觉眼前一亮。

  “走吧。”陆上瑜道,一扬马鞭首先出发。

  一人动,全员跟着动。

  为了说清被行刺的皇帝真的毫发无损,行事直接的叶慈向陆上瑜提议,不如亲自骑着马进城,让大家亲眼看看皇帝长什么样不就迎刃而解了。

  而且也有宣告北盛换新主的意思,让万民朝拜。

  本来还有挺多官员不甚赞同,认为过于冒险,毕竟行刺一事才过去不久,担心他们不死心。

  叶慈却说这样更好办了,把那几个被折腾的不轻的刺客放囚车里拖进去,包管震慑全场,叫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官员们很想说这样不是更加拉仇恨吗?

  陆上瑜则一锤定音,说摄政王的提议不错,就听她的。

  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个办法确实简单有效,陆上瑜踏着一路的吾皇万岁进的宫,中途没有发生任何意外。

  却不知藏在人群中的南郑细作看见这一幕银牙都要咬碎了,还得忍着怒意跟着北盛人跪拜新君,露出恭敬向往的表情,好像当真非常敬仰君主一样。

  也幸好他们反应及时,不然就会被察觉出异样,抓去严刑拷问,端掉老巢。

  ......

  成为摄政王之后的叶慈更加忙了,体重再次锐减,本就明晰的脸部线条更加突出,显得气势更加凛冽。

  每天忙着审问抓来的刺客,致力于将这潜伏许久的南郑细作团伙一网打尽。

  偶尔过问小皇帝登基事宜,虽说由吴丞相负责大部分的职责,但她这个摄政王真不能完全甩手不管,闲暇时刻还得跟小皇帝说说话,以免她想东想西,在无人的角落里独自黑化。

  叶慈算是看出来这个世界的陆上瑜到底是什么性格,脑瓜是够机灵,就是爱多想。

  不过也没觉得不好,有点小脾气也挺有意思的,这种性格的人最擅长自我攻略。

  登基仪式还没举行,吉日已择好,正紧锣密鼓的筹备中,官员们忙得脚打后脑勺。

  另一件事也很重要,那就是小皇帝的教育问题。

  由摄政王主导,加上几位大臣轮流教导她,本来那几个大臣不太服,觉得叶慈可能不够服众。

  也不知道叶慈是怎么说服他们的,竟然都同意了,个个年过知天命的大臣面带惭愧的对陆上瑜说自己不够好。

  “微臣远不如摄政王矣。”

  “我等误会摄政王殿下了。”

  “让摄政王亲自来,我们也放心。”

  陆上瑜:“......?”

  俱是心服口服,交口称赞,直把陆上瑜看得满头雾水,想不明白她在卖什么关子。

  拿到主要教育权力后,叶慈没有如陆上瑜所想,给她进行放养式教育,尽最大的努力把她养废,做一个小昏君。

  扮猪吃老虎的剧本陆上瑜都准备好了,结果却跟自己想的截然相反。

  这人真把自己当帝师了,竟还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从各个方面入手,修身,修心,修德,平天下一个不落,通读古今史册,口才都不忘落下,且课业要求完美,致力于往全能帝王方面培养。

  陆上瑜敢说这份专门定制的要求拿出去,是个目不识丁的乞丐都能培养成当世明君,就是起步的要求就很高,好像制定者清楚知道陆上瑜现在到底什么水平一样。

  不应该啊,吴丞相答应过她不会把她的真实水平泄露给其他人,他老人家最信守承诺了,真是奇也怪也。

  抱着试探的目的,陆上瑜刚开始的时候表现得并不怎么样,看起来有些愚笨,怎么教都不会的样子。

  叶慈不失耐心,更加细心了,一改简练的风格,掰碎了揉烂了地教,耐心程度陆昭活过来了都得甘拜下风。

  “瑾瑜,美玉也。”叶慈放下书,朝有些懊恼的小皇帝道:“陛下不应妄自菲薄,先帝为您取这个名字就是认为您如美玉般美好,也有言,玉不琢不成器,您天资聪颖,不过是缺少雕琢。”

  “摄政王说的是。”陆上瑜纤长的睫毛扑簌簌往下垂,有些落寞道:“如果我再聪明一点,是不是你就不用那么累了?”

  “我不累。”叶慈没说假话,这还真不累,比审犯人轻松多了,还不用听刺破耳膜似的惨叫。

  陆上瑜眉宇情绪黯然:“要是我一点就通就好了,只不过我天资愚钝,总是占用你那么多时间......”

  话语里虽是赞同的,语气却不怎么认同自己,咋一听还以为她在自卑。

  如果陆上瑜天资愚钝,那这世间上就没有蠢人了。

  要不是叶慈看过陆上瑜处理过的奏折,差点信了她的鬼话。

  于是,叶慈静静地看着陆上瑜不说话,看她又会说什么。

  该说不说,都是当皇帝的人了,都能面不改色的撒谎:“看这天色不早了,摄政王不如今夜也留下来吧,你一贯住的地方已经打扫好了。”

  就算留下来也是住偏殿,也不知道她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明明从皇宫到长阳王府的路程不用超过一盏茶,徒步走回去都不嫌累的距离。

  有时候叶慈怀疑这人是不是个演技拙劣的骗术大师,用最不走心的骗术骗她,就差在脸上写上骗子两个字,偏偏她每次都去配合,还觉得这样子很可爱!

  没救了,真的没救了,活该她们天生一对。

  “既然陛下美意,那微臣自然却之不恭,遵旨。”叶慈笑容更大,随手给小皇帝布置繁重作业。

  陆上瑜:“......”

  目的达成了,又好像没有达成。

  也罢,成大事者必然有所牺牲,这点经历不算什么。陆上瑜自我安慰道。

  接着盘算怎么让人陪自己吃个饭,再去看看陆上鸣。

  又让人大早上就起来上武课,马术骑射剑道样样不落下,将前几年缺失的功课全部补回来。

  小皇帝累成死狗,小皇帝怀疑人生。

  这往死里教的做法,很难看得出叶慈的狼子野心。

  换个不爱学习的来怕不是觉得摄政王怕不是和小皇帝有仇,亲政后不得把人给砍了,倒是那帮大臣感到很欣慰。

  陆上瑜听着他们的话,终于没忍住翻了个白眼。

  这日,天气晴朗。

  陆上瑜放下笔,起身拿着功课去问偶尔得闲的叶慈。

  经过这段时间的课业,陆上瑜不再继续装笨,课业水平稳步上升逐渐到达自己原本水平,她也在这种学习中汲取了不少知识,收获不少。

  但说实在的,按照叶慈这种要求,是头猪都能教成天才,再继续“笨”下去就装的太明显了。

  陆上鸣也在一边玩耍,用嗲嗲的小奶音不知道在说什么,眉毛正纠结的拧着。

  在他面前的叶慈一脸严肃,低低的念叨,像极了给陆上瑜上课时的表情。

  不知为何,陆上瑜现在看见叶慈严肃的表情就下意识态度端正起来,紧张的再次检查自己写得到底对不对。

  “不对不对,不是姨姨,是姐姐。”叶慈试图纠正陆上鸣的称呼。

  “你!姨姨!”陆上鸣声音嘹亮,满眼星光。

  他可记得非常清楚,母亲就说她是姨姨。

  “错了,你说错了,跟着我读,”叶慈托着小胖脸,嘴型放慢:“吉一野——姐,姐姐。”

  陆上鸣歪脑袋:“姨姨?”

  为了避免以后各论各的叫,你管我喊姨,我管你喊弟这种局面。

  叶慈从不言弃:“这世间没有我做不到的事,我势要把你的称呼给掰过来,反正我迟早也是你姐姐。”

  乳娘满脸勉强:“......”

  陆上瑜:“?”

  什么叫做迟早也是你姐姐?

  忽然,陆上鸣嘴巴一张,兴奋大喊:“姐姐!”

  叶慈忍不住展露笑容,若春花烂漫:“对了,这次可算是叫对了。”

  又意识到了什么,叶慈侧过脸,就看见陆上瑜站在不远处,一脸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