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南宋之光荣革命>第三十三章 浮生如梦
  帝国都城的临安府,烟柳画桥,歌舞升平,在这醉人的夜色下,赵过与张宗益倒也没有浪费太平楼中的这一顿酒菜,待到张宗元走后,二人腹中早已咕咕作响,遂放开手脚大快朵颐。

  塔读.APP,免费小说网站

  推杯换盏之际,张宗元与赵过二人已是过命交情,

  所谓仗义每逢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张宗益虽是官宦之后,但家道中落,在民间蹉跎多年,如今也是因生活所迫,寻到临安府的族兄家打秋风。

  而这一次,赵过他又喝醉了,饶是这些黄酒口味的元勋堂,酒精度数只有十几度,不是后世那种蒸馏高酒精度的白酒,

  但是架不住他们两人一顿喝了十几坛,也不知换算成现代计量单位是多少升,不过这次张宗益终于是见识到赵过的酒量了,他喝的意识迷糊的时候,赵过还在借着酒劲吟诵着什么,

  之后赵过彻底喝的兴起,拉着已经意识迷糊的张宗益说道,“张兄,若是能重新活一次,不过你要过别人的人生,你愿意吗?”

  张宗益拖着残存的意识,也没有多想,只是问道,“赵兄为何如此说来,莫非你也信佛教轮回之说?”

  赵过对张宗益说的轮回一说,也是付之一笑,或许我真的是过来为这具身体的主人来还债的,

  “张兄,我身上这事,可不是离了这临安府就能了事的,你也应该知晓个大概,不过你万万莫要多问,多管,你且清楚,那日我与你所说的天雷做法,不可透露于任何人。”

  “赵兄,此事我自然是知晓的,不过我大兄说了会助你的,应是无妨的。”张宗益说完便沉沉醉过去了。

  赵过知道张宗益是真心想帮助自己的,但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他的族兄的心思必然不会如此单纯,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而且张宗益与张宗元两人只是叔伯兄弟,不是嫡亲,所以背后绝不是仅仅只是看在张宗益的请求,毕竟这之中掺杂着太子,魏王,以及朝中几位宰执,若是没有十足的利益,赵过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张宗元是真心要帮助自己的。

  若是按照张宗元所说,直接像皇帝赵昚陈说前后种种,揭穿魏王等人的阴谋,或许会迎得太子一派的好感,但是必然会惹恼皇帝,即使如今有宗室子弟的身份,以及自己在太上皇赵构那里还有些作用,生命之危应是没有,但是首鼠两端的做派,在大宋士大夫群体之中,今后便再难出头,

  亦或是张宗元想借此一石二鸟也未可知,总之这人绝对没安好心,

  天下没有无端爱与恨,只有利益,前世虽然是个未经世事的大学生,他发誓这一世,一定要在这大宋,封王拜相,绝不再任人鱼肉!

  赵过看穿了张宗元所料想的计划,就是想让自己成为过街老鼠,然后将自己收服接纳,为他所用。

  先将人置于死地,再如同救世主般怜悯自己,自己自然会对他唯命是从,也断绝他所有的退路。

  好生歹毒,先是当头一棒将自己敲晕,再施之援手,有结拜兄弟以作遮掩,好让自己感恩戴德,彻底臣服,手段也当真是高明,若不是自己从一开始就对大宋这些士大夫就没有信任感,说不定就会着了道。

  看这灯火满城的临安府,灯下之后或许都是些魑魅魍魉,赵过不禁失笑道,

  罢了,罢了,船到桥到自然直,抑或是天生我才必有用,谁又能知呢,不如今朝有酒今朝醉!

  借着酒意盎然,赵过想起那日皇庄之中酒宴,他满腔抱负,正欲一展拳脚在这南宋时期,而与岳震等人也是一见如故,而如今他拨开了种种迷雾之后,那些美好的印象,此时都显得那般不真实,既来之,则安之,

  讨论群563743675

  赵过在太平楼顶层的阁楼之中,洋洋洒洒的将那日随口吟诵的诗,誊写在太平楼的墙壁之上,

  “拔毫已付管城子,烂首曾封关内侯。死后不知身外物,也随樽酒伴风流。”

  赵过写完这首诗后,便嘱咐门外随侍的仆从,将张宗益安顿好后,赵过便独自下楼,踉踉跄跄的回到宗正寺,他看起来虽已经醉了七八分,但是此时看穿了局势后,反而不再如初时震惊,而明日皇帝的召见,既不能如张宗元所说自废前程,但至少要向皇帝表明自己的立场,此事关乎今后的人生之路,来不得半点大意。

  拒绝了秦钜派来伺候的小厮,赵过简单梳洗后,倒头便睡,这一夜他反而睡得格外安神,再也没有前几日的虚无缥缈的梦魇。

  ----------

  独松关乃是拱卫临安府的门户关隘,建炎年间为阻金兵南下,在独松岭垒石为关,东西连接两侧山崖,其东跨溪而筑,独松关成南北向,前后皆已石块垒制而成,中间形成瓮城,设有箭楼,

  关南五公里,左有百丈关,位于百丈岭上,右有幽岭关,其位于幽岭上,合称独松三关,常驻兵有三千禁兵,隶属于三衙侍卫步军司,以统制官王宣为主将,

  “孤不见他,就说孤有恙在身,其他事你自行处置,”魏王赵恺听到王宣的通报后,心知这位临安府的判官刘焞来之不善,而刘焞历来就有审慎刑狱之名,此时赵恺也只能对此人退避一时,让王宣前去周旋。

  而此时临安府判官刘焞正在关城之内,正激烈的与独松关守将王宣争执,

  “王统制,既然军中文书已做记录,为何不将东宫令交予我!”刘焞虽是文人,但是此时早已将青色官服卷起,气势汹汹的质问道。

  口口伍陸彡⑦④彡陸⑦伍

  “刘判官,且先坐下,俺老王不是想要为难于你的,只是此事事关重大,俺已向临安派来信使,若侍卫步军司没有更多命令,俺自然把东宫令交予给你的。”

  王宣其实正六品武官左武大夫,而刘焞只是正八品的临安府判官,但是在大宋不仅仅是尊文抑武,而且官员的品级以本官来定,但是决定官员地位还是要看其职官,

  刘焞虽然本官品阶比王宣低,还是他是临安府的判官,不是一名名普通县官,临安府乃是京师,虽然王宣做到独松关统制官,本官已到正六品,即将迈入横班,但是横班也是武将顶峰了,大宋百万军中,总数只有三十人的高阶将领,而比横班再高,就是不实际领兵的节度使,团练使等,而三衙之一,侍卫马军副都指挥使邵世雄便是早列横班的高阶武官,

  宋朝官员的品阶相当珍贵,明清时期的七品县令九品芝麻官在宋朝不会出现,在大宋,六品以上的文官都有资格当宰相,王安石担任参知政事的时候,本官也就只是六品开封府群牧使,而往往统领五百人的营步军指挥连品级都没有。

  曾经北宋末年还是小将的韩世忠,立下了生擒方腊的大功,而被授予的也只是从九品,而此时王宣的品级虽与横班只有一步之遥,但是却是一道天堑,非是立下不世殊勋,而如今金宋两国和平了几十年,若不是遇到剿灭赖文政这些叛军,王宣几乎不可能升入横班,

  “哼,王统制好大的官威,罢了,你若不交予我,今日便带着这百十号临安府衙役,住在这独松关了。”刘焞此时面对王宣这种滚刀肉一直拿不出办法,只得以混治混。

  “这...刘判官可莫要为难俺老王,咱们远日无仇,近日无冤,一直都是井水不犯河水,这么做这可不是把俺架在火上烤吗.....”王宣也不想直接与临安府决裂,只得一直赔笑,毕竟这位刘焞乃是实打实的太子党羽。

  毕竟天下皆知临安府尹是皇太子赵惇,而且主持实务则是晁公武,这位不仅仅只是临安府少尹,还是敷文阁直学士,吏部侍郎,若是刘焞这犟脾气硬是带着百名衙役滞留在这独松关,

  那不仅引起朝中御史怀疑问责,更重要的事是可能这次好不容易抓到升入横班的机会,可能就此被刘焞给闹黄了。

  其实这时王宣内心已然松动,即使把这东西交给刘焞,他也不敢真就毁灭证据,除非他想流放琼州,放弃了这江南风光,而且魏王殿下也从未说过不能给,只是让他自行处置,一切都是他太在意入列横班,以至于如此谨小慎微,患得患失。

  扣扣伍陸彡⑦④彡陸⑦伍

  “既然你无权处置,那带我觐见魏王吧,”刘焞在官场之中打熬多年,虽然改不了暴脾气,但是官场那些门门道道,他也看得清楚,

  “魏王殿下身体微恙,暂时不便,”王宣支支吾吾的说着。

  此时刘焞再也忍不了,当即怒道,“你王宣胆子也太大了,竟敢软禁魏王!”

  “刘判官,莫要诬蔑俺,你也知晓俺哪有这个胆子。”王宣此时吓得腿都软了。

  正当王宣快要绷不住了,此时关城之外,一阵喧嚣,伴随着马匹嘶鸣声,一声如洪钟般的嗓音传来,“王宣!魏王何在?!”

  随后就是一名虎背狼腰的魁梧大将,脚部生风般直接闯入独松关城。

  见到此人,王宣如同看到救星般,当先便伏地参拜道,“参见郭指挥使!”

  刘焞见到来的这人,面色冷峻,却还是起身行礼道,“下官参见郭步帅。”

  原来来的这人乃是侍卫步军司指挥使郭棣,这位乃是堂堂三衙管军之一,足以称一声太尉,也是王宣顶头上官,便是临安府少尹晁公武,见到他也要以礼相待,所以刘焞丝毫不敢托大。

  而郭棣见到刘焞,并不吃惊,但是还是面色不善的说道,似乎当做没看到刘焞,只向王宣问道,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原来临安府的人也在。王宣,吾奉皇命,前来护卫魏王殿下,速去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