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南宋之光荣革命>第三十四章 风雨欲来
  时已至深秋,就在赵过安然熟睡的时候,当夜晚间,自北方而来的冷空气跨过长江,一路南下,带着湿冷冬雨席卷江南大地。

  身份证-五六③⑦四三陆七伍

  砰砰砰,“赵官人,请用早膳。”

  宗正寺的小厮端来早膳,而此时窗外的天色还是一片漆黑,伴随着股股寒风,吹打着庭院的枝叶,

  赵过由于酒劲未消,迷迷瞪瞪的问道,“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回赵官人的话,已经敲了三更鼓,秦主簿特意派小过来候着,伺候赵官人四更便要出门,往待漏院候着。”门外的小厮应声恭谨而答。

  赵过登时反应过来,今日是要入宫朝觐皇帝,虽然他此时已是朝官,特定时期是有资格参加大朝会,但是那日旨意分明是说让他朝会之后,于福宁殿参拜皇帝,没想到此时便来唤醒他。

  赵过是知道宋代京城的官员,五更便要入大内的崇政殿参加朝会,就是现在的三点到五点之间的,而上朝之前,等待朝会开始前的时间被称为“待漏”,而朝廷专门建立了不同级别的“待漏院”,为官员们上朝会前充当歇脚的地方。

  “噢,我马上起来了,进来吧,“赵过强行振奋了精神后,便唤外面的小厮进房来。

  “外面是下雨了吗?”赵过刚掀开被窝,便觉得一股寒意透体,打了一个寒颤。

  “是的,赵官人,小的特意带了暖炉,昨夜也不知何时,忽的掀起一阵狂风骤雨,这还未进数九,朔风便起,这院里的的池水都结起薄冰了,赵官人起来了,可莫要伤了风寒,”

  小厮把暖炉端在赵过床边,悉心为了准备了御寒的冬衣,端来半满的一铜盆热水,冒出股股热气,以待赵过梳洗。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赵官人,今日的大朝会更外隆重,连咱们恩平郡王也早早的出门了,他说让你莫要误了时辰,小的这才扰了赵官人的清梦,还请赵官人莫要见怪。”

  小厮一边说着一边将预备好的炊饼,热粥端上,并为赵过将靴子穿戴好,

  “我自己来,不必伺候我了,”赵过被小厮伺候着穿衣觉得怪别扭,或许他还没意识到这才是官僚阶级常规待遇。

  但是赵过刚说完,没料到这位小厮便惶恐的伏地告罪道,“赵官人,可是嫌弃小的伺候不周?”

  赵过看到他这个样子初时有些楞,终究还是自己与这个时代的格格不入,而后又释然了,亲和的安抚说道“起来吧,你做的很好,只是我这个人不习惯他人伺候,我不会与秦主簿说的。”

  “是..谢过赵官人慈悲,不瞒赵官人,俺指着这份差事养活家中妻儿,老母,”小厮感恩戴德匍匐在地上叩谢。

  “你叫什么名字,在这宗正寺的一个月的工钱多少?”赵过见这位小厮衣着体面,二十来岁的年纪。

  “回赵官人的话,小的名贾义,乃是良籍,每月有三贯钱,但是咱们秦主簿也很义道,逢年过节也会赏些米面,宗正寺也清闲,平日俺也就做些跑腿的活,这个活路还是俺使了几贯钱疏通了牙人,才有这个差事,眼看着马上契约到期了,还不知道能不能续上。”

  那名小厮心明手快,见赵过自顾自的穿戴好衣物,梳洗干净后,

  连忙起身帮赵过把桌椅摆好,赵过见此也不好再拒绝他的劳动,顺其自然的坐着,

  本文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email protected]
  赵过心想到不是要自己顺应时代,而是没多久自己也会被这个时代腐化了,坦然的坐起喝着粥,

  “既然是良籍,为何还要委身于此做仆役呢,我看到临安府商贾繁华众多,而且大街小巷之中还有许多摆摊走市的,何不自寻个营生,就算是学个手艺,打铁,做个工匠,也比这伺候人的活要好。”赵过一边吃着粥,看着一旁殷勤的小厮问道。

  这名小厮听到赵过说,顿时大为不解的盯着赵过,转瞬间又恭谨的回应道,

  “赵官人许是有所不知,正是因为小的是良籍,若是从事行匠人,便沦为杂户,虽不是贱籍,但俺家的有两个小子,大的刚四岁,正欲启蒙,小的尚未满周岁,俺打算将两个小子将来供去考进士呢,而若是从商贩货,不仅要缴纳住税,过税,还有市例钱,翻引钱,算下来一百文的货物就要抽走三十五文,还不如俺先做这差事,攒些钱后置办田产。”

  “你这般委身做仆从,日后你儿子考取进士,也会有些非议的。”赵过越发的不解,封建王朝时期的士农工商,宋代虽然商品经济发达,但是依旧重农抑商,商人地位自然是最低的,但是他没想到此时的商户的税务如此繁重。

  这名小厮狡黠的笑了笑,殷勤的为喝完粥的赵过整理官服,说道,“嘿嘿,不瞒赵官人,俺入府做了快五年了,前前后后也攒了二十多贯,已然在临安城外买了四亩良田,如今租给佃户,每年交了官粮,一家人的也能有个温饱,但是交给夫子的钱就不够使了,”

  “噢?朝廷不是有官学吗,为何还要花银钱,我听闻官学自有学田,若是读官学自然不需银钱,而且良家子弟也是能读官学的。”

  “俺家小子还小,启蒙之学自然是要花些银钱,若是将来成气候,官学自然是上得,若是这小子资质稍逊,只得多花些银钱入私学,不过俺的浑家是抚州金溪人,听闻有位前年中的进士办了书院,好像是叫陆九渊,若到时候两个小子供不上,便把资质差的送到陆先生那里,不管如何,读圣贤书总比做别的行当好。”

  赵过已然收拾齐备,准备出门了,当听到他说到陆九渊,这位可是和大儒朱熹齐名的学者,顿时又来了兴趣,但是看起来这位应该也只是听闻了陆九渊的名声,所以赵过还是按下心头。

  “贾义,咱们一边走一边说吧,”而赵过觉得一路有这么一位心思活络的小厮,两人相互搭话倒也不致于太孤单。

  塔读小说APP,完全开源.免费的网文小说网。&站

  “好勒,赵官人,小的给你提灯引路。”贾义娴熟为赵过提着灯笼,引着赵过行在御街之上。

  四更刚至,天色仍然黑黢黢的,肆虐了一夜的寒风,倒是消散了些,但还是有刺骨的寒意往身上扑来,

  赵过不知觉握紧了几分怀里的暖炉,而皇城前的御街,因为大朝会上朝的官员,此时却热闹起来,这等规模的大朝会一般是正旦或是冬至才有的,或许是因为民间传闻的罢黜东宫太子有关,因为事涉储位,行路的官员遇到熟识的同僚,也不如往常亲密的寒暄,只是相互简单行礼后,便都默默往宫城去。

  赵过此时作为正八品承事郎,自然是有朝参之权,参加大朝会,但是他只是受了奉赐,还要去审官院递上三代名状,才算程序合规,不过审官院主要审理官员出身,分派差遣,如今赵过的差遣早已定,而且宗正寺也早已帮赵过查清了三代,所以也就等审官院的一纸公文,赵过便正式成为大宋中央官员。

  御街上的官员摩肩接踵,有的身穿金紫官服,骑着高头大马,或是坐轿子,朱衣小吏张着一张大伞,身后跟随着随从多达百名簇拥着这位金紫官员,应是宰相亲王级别的,莫不是叶衡,

  而此时赵过生怕遇到叶衡,赶忙混入避让宰相队伍的人群之中,人群之中也有的如自己一般青袍绿袍小官,带着一两名随从,但是这般数量的官员,赵过还是头一次见,而且御街两边此时也摆满各色摊贩,经营着各种早点生意,以供给上早朝来不及吃食的官员,场景好生热闹,几乎与昨晚的夜市有得一比。

  “你若是愿意,日后可我随我差遣,我亲自与秦钜说道,这宗正寺的月钱你照得,我私人每月再给你一贯,如何。”赵过见贾义如此伶俐,也是需要如此人,替自己前后忙活。

  “做得,做得,小的自是愿意,若能为赵官人牵马坠蹬,小的自是蓬荜生辉。”贾义听到这个消息,一时兴奋起来语无伦次。

  赵过听到不禁失笑道,“看起来你也读过书的,不过你还是莫要在家误导你家孩子了。”

  “是,是,官人英明,小的确实天资愚钝,但干活办事,您可以放心,”贾义也意识到失言了,当即打哈哈道。

  密码563743675

  众人过了东华门后,东华门便是皇城正门,高近十丈,有三门横列,宫门皆为朱漆,墙壁皆以砖石堆叠,雕龙画凤间,以金色钉子为辅,门楼之上覆盖着琉璃瓦,朱栏彩槛,形势雄伟,而东华门后便是了丽正门与和宁门,都是三门并列,和宁门后便是大殿。

  而这名大殿便是朝会主要的场所,名字也因为功能不同,更换牌匾,状元殿试的时候,大殿的牌匾换成集英殿;皇帝办理宴会时,就把牌匾换成紫宸殿;皇帝祭天拜祖先,就换成明堂殿;如果需要对文武百官召开大朝会,宣布重要的事情,就换成崇政殿。

  到了此时,那些骑马坐轿的官员也纷纷下马出轿,东华门的正门平常是关闭着,一般天子出巡或者朝中大典才会大开,由身着朱紫的宰执先行进入,而后一众官员皆是从副门而入,

  而到了这里赵过便要与贾义分别了,与一众官员鱼贯而入。

  此时又有一队人马而来,其中不乏许多执刀佩剑的护卫,簇拥拱卫之中骑着白马的青年男子,这阵势比刚刚叶衡的队伍还要壮观,这名青年男子身穿朱红色朝服,朝服之上隐隐看到金丝线绣着龙纹图案,而其腰间佩戴的翠玉腰带,无不表明其身份高贵。

  赵过大略猜到此人是谁,不是皇太子赵惇又是何人呢,而皇太子赵惇到了东华门,在守卫宫门的殿前司的禁军注视下,倒也没有直接冲入,如众人一般老老实实的下马,身后的随从护卫也都留在门外,只有几名东宫属官随着赵惇堂而皇之的入了大内。

  一众官员,对其皆是避之不及,惶惶然让开一条路。

  此时天色渐渐泛亮,城外远处闪起一道闪电,惊得一些年老的官员踉踉跄跄。